上井冈第一站 <?XML:NAMESPACE PREFIX = O />
炎陵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,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,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范围内初创时期的四县之一,是整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革命时期,炎陵有3万多优秀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,占当时总人口的近40%,为中国的解放事业,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,创建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,是中国革命的摇篮,在1927年至1937年间的十个年头里,为开创、巩固、发展根据地,毛泽东、朱德、陈毅、彭德怀、滕代远、罗荣桓、黄克诚、何长工、张云逸、王震、肖克、张平化、周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,先后率工农革命军、红四军、红五军、红三军团、红七军、红六军团、湘东独立师、红独四团、湘赣游击队、红九营等革命部队来到炎陵。
在炎陵县这块红色的土地上,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就有:毛泽东与朱德第一次会面、毛泽东主持第一次连队建党、毛泽东主持第一次插牌分田运动,建立苏维埃红色政权和革命武装等一系列首创性革命实践活动。
水口决策: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
<?XML:NAMESPACE PREFIX = ST1 />
毛泽东从国民党报纸上了解到南昌起义部队在广东潮汕受挫,且下落不明,两天后,又得到井冈山地方武装头目王佐同意工农革命军驻足上山的表态,毛泽东随即派出徐彦刚、游雪程、陈伯钧3人去改造袁文才部队。紧接着他又获悉湘南有国民党的重兵驻守,且正准备前来进剿。综合各方因素,毛泽东审时度势,最终做出了历史性的决断:放弃去湘南的计划,就在湘赣边境建立根据地,开展武装割据,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。毛泽东作出的这一英明战略决策,从此拉开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序幕,井冈烽火熊熊烈焰燃遍全国,最后夺取了全国的胜利。
毛泽东在《井冈山的斗争》一文中写道:“第一个根据地是井冈山,介在宁冈、酃县、遂川、永新四县之交”。井冈山根据地北起宁冈的茅坪、南至遂川的黄坳,东麓是永新的拿山,西至炎陵的水口,方圆五百里。炎陵是井冈山的西大门,是红军挺进湘南、北出湘东的跳板和重要的后方基地,在井冈山根据地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,是井冈山根据地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水口叶家祠—毛泽东主持第一次连队建党
在前往炎陵的行军途中,毛泽东利用空隙时间,找战士们谈心,进行革命前途和信仰的教育,已发现和培养了不少工农出身的士兵积极分子,连队建党的条件基本成熟。
当晚,叶家祠的小阁楼里小小灯火如炬。毛泽东亲自主持了陈士榘、欧阳健、李恒、赖毅、鄢辉等6名同志的入党宣誓仪式。宣誓仪式结束后,毛泽东指示各连党代表要象今天这样,举行新党员宣誓仪式,抓紧发展士兵党员,尽快把连队支部都建立起来。
水口建党后,工农革命军的各个连队逐步建立了党的支部,将“支部建在连上”的原则落在了实处,实现了党指挥枪,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。毛泽东同志在《井冈山的斗争》一文中写道:“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,‘支部建在连上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”。
十都万寿宫—朱毛第一次见面
在炎陵十都镇毛泽东、朱德两位伟人第一次握手会面。
毛泽东能井冈山地区立足,建立武装割据局面,与袁文才、王佐地方武装的接纳与支持分不开。但时间一久,袁、王二人稍不顺心,即扬言:“请
早在1927年10月初,毛泽东在炎陵的十都就曾派出何长工绕道沔渡,出茶陵,北上长沙向省委打听南昌起义部队的下落。11月,终于在粤北韶关附近的梨铺头找到了朱德。
而此时的朱德、陈毅在南昌起义失利后,率部向广东潮汕转移,再转占粤北,一路孤军作战,处境十分困难。1927年,中共中央致信朱德,明确指示他们应与毛泽东联系,朱德此前也已派出毛泽东的弟弟毛泽覃赴湘赣边寻找毛泽东,并于同年底由酃县党组织派人护送到达井冈山茨坪。
1928年元月,朱德、陈毅率部到达湘南,发动和领导了湘南起义,建立了6个县苏维埃政府。3月,蒋介石策动湘粤军阀向湘南革命军力量进行了“会剿”,敌人南北夹击,形势十分严峻。
而在此前,毛泽东根据湘南特委指示,分三路经炎陵往湘南接应朱德、陈毅部队。在资兴龙溪洞,毛泽东没接到朱德,只接到肖克率领的宜章独立营,随即回师酃县县城,驻扎在